嘉慶十七年 日月雲板(壬申年 1812)
壽山巖觀音寺(以下簡稱該寺)歷史悠久,位居於進入台北盆地內重要的要道上,便利的交通往來造成了龜山鄉有著許多不同的族群共同在此居住開墾。此外有許多的移民與墾民途經此處,進入到台北與東部開墾, 為保路途安全,所以該寺便成為這古道上的守護者。
該寺在《台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一書中,所提到的從祭祀信仰範圍加以討論:「觀音信仰的地域化可以將其分為九類:(一)村廟(二)聯庄廟(三)大廟(四)區域廟(五)佛寺(六)齋堂(七)字姓廟或角頭廟(八)私廟(九)混合型。主祀觀音而屬於聯庄廟性質的「巖仔」計有6座,而壽山巖觀音寺是其中的一座,桃園縣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共轄有五大庄,即塔寮坑、舊路坑、楓樹坑、兔仔坑(含社後坑)、新路坑。」(林美容2008:186)
另外從龜山當地的開墾紀錄上,除了平埔族-凱達格蘭族 龜崙社世居在此處外,尚還有後續移入的閩南族群、客家族群等。隨著移民的日漸增多,讓龜山的開發逐漸受到重視,其中讓龜山地位日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移民需求所延伸出交通的發展,從《台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提及郁永河所走的「舊官道」,乃是刻意避開霄裡社番及龜崙社番,和荷據時期致力打通各番社的走法並不相同,這也反映出康熙出年南崁地區的開墾非常有限,而此區的平埔族群中龜崙、霄裡社最受漢人畏懼。《番俗六考》中描述:「龜崙、霄裡坑仔諸番,體盡矲婭,趨走促數,又多班癬,狀如生番」(陳培桂1963:307)。」(詹素娟 張素玢 2001:181)
再者《台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說到:「桃園地區與台北盆地僅一山之隔,前者往往成為漢民淡水登陸以後轉轉移墾之地。其入墾路線是淡水經八里、南灣往坑仔、外社、山鼻或經坪頂往陳厝坑。經由這條路線入墾的漢人以泉州人居多,龜崙社域的楓樹坑、舊路坑墾民也多在坪頂、下湖開墾幾年後便移居該地。所以漢民從台北盆地移到入林口台地之初,便進入龜崙社域的大湖、南崁社域的南崁頂、坑仔社社域的南灣等外圍地區。」(詹素娟 張素玢 2001:190)
南崁社域清出就有點狀的開發,到乾隆年間更廣招漢佃入墾。龜崙社域在新舊、路開闢以後,正當龜崙社入口位置及進入新路的龜崙口(今天龜山村、新路村、大同村一部分)一帶墾業進展十分迅速,薛啟隆以桃園為中心從事農墾。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件發生,清廷大量借助熟番之力,平亂之後福康安奏請仿四川屯田練兵之例施行屯田制,挑募熟番充為屯兵,酌發近山為墾土地,以資養瞻。乾隆五十五年(1790)奉准照辦,五十六年(1791)施行,將為墾荒埔五千四百四十餘甲,發給新募屯丁為養瞻埔地,勇免陞科。一方面獎功、照顧熟番生計,一方面設屯捍衛地方。而龜崙社屯丁有二十三人。 從上面所引述的資料來看,當時龜崙社的社域範圍遍及今日龜山鄉境內,還曾遠至現今新北市的鶯歌、樹林等地區,社域範圍廣大,且生活當中所需求的各項生存條件皆能夠自我滿足;更因為當時開發未及,且又受限於社域內山嶺綿延,交通甚為不便,使得開發的時間晚於北部其他區域。(詹素娟 張素玢 2001:191)
《桃園縣誌 卷首 志略篇 》所提到龜山(龜山鄉):「昔為「平埔番」龜崙社聚居之所,山以社音得名,今鄉名因之。舊路坑,新路坑(龜山鄉):清雍正年間,台北平原日漸開闢,新庄番市肆因之發達。當時竹塹,新庄間之行旅為避龜崙嶺山路之險及「土番」之害,乃繞道經由南崁海岸至龜崙嶺延至坪頂山高地之西麓,到八里坌達新庄。清乾隆年間(十六年),復於原路線之南方,桃園至新莊之龜崙嶺開鑿新道直達,舊路線因以漸廢。新路坑,舊路坑由是得名。新路坑當龜山之西麓,今易名曰新路村。」(桃園縣誌1988:18)
另外又提及移民的開墾《桃園縣誌 卷首 志略篇》民國前一八四年(清雍正六年),福建漳州人郭光天,呈准福建總督派遣尹士良率兵丁百有六來此開墾,行至南崁設置桃仔園之境,見前面山深林茂,恐為野番所困,不敢深入,乃暫駐屯。其後諸番見軍丁四面環集,知不可敵,遂擎老攜幼,遁入東勢山。於是四處平定,光天乃從事開墾。光天歿,後人郭崇暇、郭龍文、郭玉振、郭傳樽(郭樽)等相繼召集內地鄉黨親戚,移住開墾。每闢一處,即給以墾批,付以庄名,而定住之。
至民前一五七年(清乾隆二十年)間,亦擴展至坪頂、大湖、苦苓林、菜公堂、山尾、西勢湖、頂湖、下湖、員林坑及崙口一帶。桃園一帶,於雍正年間尚為蕃人棲居之處。當時此一地區東起龜崙嶺,希達坎子腳,南自霄裡,北至南崁,統稱曰虎茅庄。乾隆初,粵人薛啟隆德福建官署許可,自台南率領隘丁數百名,移往開墾。啟隆自為大業戶,隘丁中粵人及閩之漳泉人最多,以使閩粵二省人之聞風移殖者日增。之後墾業既興,人口日繁,桃源街由是漸次結成草店,與龜崙社化蕃進行交易,遂形成一小市街,並於民前一四七年(清乾隆三十年),公舉街正,委任指揮一廳街市事宜。乾隆二十餘年間,粵人謝秀川、龜崙二社熟蕃土目之管事,出而招佃開墾。(桃園縣誌1988:89)
因此從上述之文獻探查,可得知該寺雲版上所提的粵東XX的地點名稱,其背後可能就是跟隨著這批粵人有相當之地緣關係,更由此引證龜山當地族群與該寺之間互動的狀態。
在寺廟當中常有不少機會是需要舉行宗教儀式,因此儀式當中需要的配合使用樂器來輔助,讓儀典更添莊重。
在黃玲玉所著《台灣傳統音樂》一書中提到:「佛教音樂為佛教寺院及信眾在舉行儀式時所用的音樂。在台灣台灣佛教音樂的唱腔…一般常用的樂器,稱為法器,即佛教音樂中使用的樂器,有鐘、鼓、木魚、罄(磬)、鐺子(響盞、盞子)、鉿子(鐃鈸)、板、叫香、雲版(大點、佛鼎)、手鈴、鈴鐸、金剛杵、戒尺等等,其中以吊鐘、堂鼓、木魚、鐺子、鉿子等法器尤為重要」(黃玲玉2011:149)雲版又稱為大點或佛鼎,是佛教音樂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樂器
「中國工藝美術辭典」一書當中提到:「雲版 古樂器,亦作「雲板」。為一種長型扁鐵片,兩端做雲頭形紋飾,故名,又名為「點」。舊時官署和權貴之家,都以打雲版為報事、集眾的信號。」(吳山1991:701)
而該寺的雲版上,整體鑄字則為:「粵東嘉應弟子仝敬 壽山岩 佛祖座前 嘉慶壬申仲夏吉旦 萬名炉造 日 月 沐恩 梁潤長 梁嘉璿 劉榮峰 王瑞愣 謝佳標 鍾福貴 梁魁捷 梁聲善」等字。
這件文物上的仝敬者,不但在文物上載明,連製造的爐號都紀載清楚,不僅僅提供確認壽山巖觀音寺的歷史年代,更提供對於該寺與地方族群間互動頻繁最
有利的證據,除了閩南族群、蒙古、還有來自廣東的客家族群,所以是該寺的重要文物之一。
該雲板不僅是在歷史上、族群上、復原考究上,有著重要的指標意義,更可以提供後續對於台灣清代工藝鑄造的研究與宗教文物來源上,直接的幫助。因此薦請桃園縣文化局指定為重要縣定文物,列案保存。 以下提供桃園縣文化局參考,國內現有指定文物中,屬於雲版的部分有基隆的法王寺、靈泉禪寺,並整理歸納,搭配壽山巖觀音寺雲版相互對照,冀望能提供相關單位與專家學者進行判別。